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因为没人管没人教就不知道怎么和别人相处,而苦恼而自闭的?直到现在依然如此,恶性循环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因为没人管没人教就不知道怎么和别人相处,而苦恼而自闭的?直到现在依然如此,恶性循环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是我一个人这么想的吗?能依靠的只有书本这个不会和你交流但没有具体细节告诉你该怎么办的和这个世界相处?

人生因为未知而有了神秘感,继而也有了吸引人们不断前行的动力;人生又应为“有知”而有了方向和动力,之后便是行走在这条有方向的路上。
这样说来,人生似乎是在“未知和有知”之间完成着无穷的变化。有时候,我们常常听到一些抱怨生活无趣,人生无聊的话,想来大抵是那人生一路见底,缺少神秘感的鼓动,又或许是无了方向少了动力,总而言之,是人生仅仅是活着。
于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是人究竟该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

这是一个简单却又复杂的问题,对问题的回答便是我们看到各样的人生。谢付亮同学无疑是思考过这个问题的,在商海中出入,诗意栖居。作为商者,他在经济的潮流中点撒着人文气息,作为诗人,他在诗歌的世界里穿插着俗世的精神。
在《一群正在回家的人》诗集中,我们可以分明感受到一位带有人文情怀的商人。一如所有从商者的奔波和忙碌,但是他却没有只知行走,没有忘记为什么出发。
奔走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短暂地停歇,反思是为了更好地行走,是为了走得更远。在这些停歇的片刻,他选择了用笔书写自己的思考和情感,用诗歌来面对生活,抵抗生活对理想的消解。

诗集是立足于现在,回首往昔,展望未来。尽管,我一直觉得“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是一种不错的人生态度,但是,或许用文字完成对往昔、现在、未来的贯通未尝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谢付亮的诗集中有他记忆中的故乡,有回忆中的青春,既可看作一种留恋,更可看出对生活的反省。我们常常对生活安之若素,很少问什么是值得,什么是珍贵,而他却抓住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生活片断,让它们成为一种审美对象,用文字留存了一代人的记忆,《夏雨岛》、《挂在窗前的夜》等小诗中也曾经留下我们这代人的记忆——在九十年代的大学生活中还曾经有那样一个地方,那样一种心情。
太阳每天照常升起,时间一如既往地流淌着,我们毕业了,走向了社会。为了生活,我们每个人都要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忙碌是这个时代给予我们的标记。

很多人因为奔忙一路向前,以至于都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忘记了自己是谁,更是忘记了生活中还有美。谢付亮没有忘记,他的诗集中分明在告诉我们,生活再忙碌,欣赏和思考也是不能失去的。
《上海三别》似乎在提醒我们熟悉的地方不是没有风景,而是我们忘却的风景。当然,至于为什么忘记,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有看似忘记,实则在心底里无数次盘点。就像老舍先生在《想北平》中倾注的对北平的情感,多次说“想说而说不出”,无法言说的背后是老舍心中对北平的深情。
熟悉地方的风景不是一个纯粹的风景,而是每个景中有个画面,每个画面背后有个故事。《上海三别》中,别的是上海,但却看不见上海的风景,有的只是感受“黑了,暗了,看不见了/或左或右,或前或后,一切的影子和笑容,一路毫无保留的散去。”

即便诗歌中偶有风景,也是缺乏标志性的,“河边的树林,孤岛上的凝望,月儿倒映在水里”这样的风景似乎哪里都有,但是风景背后的人事物却是独一无二的。或许,熟悉地方的风景只存在回忆者的回忆中,作为读者的我们,只能看过,感受过,无法达到。“不在陈年往事中发现意义,却在你眨眼的瞬间惊现感动。一场被时空捉弄的演出,只看见转身而泣的苍凉。”
人们所处的世界似乎是相同的,但是人心中的世界是有差异的,而且差异还很大。
有些人心中的世界是有温度的,有些人心中的世界仅仅是现实的投影。这个世界需要情怀,需要悲悯,否则冷漠会占据人的灵魂,占领人的世界。然而,情怀与悲悯心是自上而下的,还是平等地,或是自下而上的,这里面有很大的文章。
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居高临下的悲悯,这是人群中的一种习惯,也是人性深层的优越感。平等地悲悯心较之于前者多了几分平易近人和感同身受,至于自下而上的悲悯,那或许是那些伟大的人们伟大的原因。

在谢付亮的不少诗作中有平等视角下的悲悯。《从来没遇见过我——献给山城街头巷尾的“棒棒军”》中“我”和那些出入于街头巷尾的“棒棒军”尽管社会身份上有着不一样,但是生命的体验和生活的艰辛有着共鸣之处。走入诗里的绝不是只有那些“棒棒军”,走入诗里的还有“我”。
诗的第一章节“你,在铁皮桶里,点燃木材——邀请我一起烤烤火”,陌生的距离在瞬间被拉近。“尽管,在此之前,你,从来没遇见过我。”我们会问未曾谋面的他们为何就那样的融洽相处了呢?
诗歌的第二章节给出了回答:“肩并肩时,点燃回忆——笑着说起故乡的柴火”,原来,漂泊异乡的“异乡人”身份是二者共鸣之处。其实,这样的共鸣又何尝是作者和他们的才有的。我们不都面临这样的处境吗?

生活的艰辛,四处漂泊,远离故乡和亲人,这样的境遇几乎出现在不少人的生命中,当然,这样的境遇会是生命中的一段经历,不会是永远,面向未来,生命还是向前的。“你,在我离开之后,点燃未来—惊叹过客留下的星火”。
《工地、生命和哲学》中那个生存困难的“我”,处在恶劣的环境中“大雨开始了进攻/很快,半只烟的工夫/工棚里,雨水占山为王/我,肩挑着冷冷的血,左一脚拖着疲惫,右一脚踩着淤泥,迈向一个被称作床的地方。典型环境的再现很真实,这就是城市外来务工者的生存现状。
而在这个地方还有一种更为折磨人的东西,“老板,也许应该叫做经理,站在门口用方言嚷来嚷去/我听不懂,也用不着听懂,因为有一种说法叫做:“话语就是权力。”

除却生存环境的恶劣,交往环境中缺乏尊重和尊严也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本来是平等的,然而,现实中生命却又了极大的差异,这就是社会残酷的现实。
“我,背靠着硬硬的墙壁,一阵凉意在全身蔓延——这是一种不需要用电的空调,因为生命已经有了价格上的差异。”最困顿的生活状态下,他们用心里仅有的一点微光温暖和支撑着自己,成为生活下去的动力,就像诗歌中做说的“六寸宽的破旧木板,二尺高的泛黄蚊帐/相框里孩子与妻子微微的笑/迎接着我的归来或者是平安。”
从谢付亮的诗歌中可以感受到在岁月中成长起来的他,带着诗人的气质行走在现实的道路中。至于未来,我想需要读者细细去揣摩,看看这位集商人和诗人特质于一身的作者是如何在书写现在与过去中隐含透露出自己对未来的想法。在此不赘述了。

当一个人能够好好思考“人究竟该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这个问题时,遇见可能的自己便也实现了一部分——商学院经济系毕业,商海沉浮却成就诗人之名。
当然,至于他还能遇到怎样的自己,我想借用一句话“一切皆有可能”。我认识谢付亮的时候,他只是个“小不点”,十五六岁,只是个用青春爱文字的孩子,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是个有人文情怀的儒商,早已过而立之年,是个用生命爱文字的成人。岁月没有消解他的理想,反而成就了他的理想,让他成为了“可能的他”!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13
你意识到这个问题,然后来网上寻找答案,这就是进步. 估计你跟同龄人相处问题最多,建议你挑一个比较信任的长辈/老师倾诉一下, 看有没有什么忠告. 另外,在网上找同龄人交流也是不错的选择. 具体可以私信我.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9-13
你应该多听听佛法的讲解。这样能开解你心中的烦恼,追问

不知道在哪有看,你知道哪有佛法看吗?

追答

百度收净空法师,慧律法师 有他们的网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