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工人职业病有哪些?

如题所述

煤矿工人职业病如下:

    煤矿工人肺尘病;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职业中毒;

    噪声聋;

    风湿病;

    职业性传染病;

    职业性皮肤病;

    职业性眼病。

    煤炭工人职业危害因素

    (1)生产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是煤矿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井下生产过程中凿岩、钻煤眼、放炮、割煤、装煤(矸)、转载运输等环节均能生产大量粉尘,粉尘包括岩尘和煤尘两种。作业人员长期在岩尘超标的环境中劳动,可能引起矽肺病;作业人员长期在煤尘超标的环境中劳动,可能引起煤肺病。

    (2)有害气体 井下空气中可能存在过量的CH4、CO、CO2、氮氧化合物、H2S等有害气体,如果不及时加强通风,将其冲淡并带走,就可能造成人员中毒。

    (3)不良气候条件 井下气候条件的基本特点是温差大、湿度大、风速大。因此,作业人员容易出现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或风湿性关节炎。

    (4)不良劳动体位 在煤层薄的采煤工作面或者高度小的巷道从事作业的人员不能站立劳动,经常跪在底板上,使局部关节(入膝关节)长期受到强烈压迫及摩擦而引发滑束炎,煤矿井下从业人员滑束炎已列为国家承认的法定职业病;另外,井下从业人员长期弯腰劳动,容易引起腰椎病;井下空间较小、井下从业人员经常磕碰头部,容易引起颈椎病。

    (5)噪声和振动 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产性噪声和振动对从业人员的危害越来越大,入凿岩机、钻机、采煤机、掘进机、运输机、破碎机、压风机、水泵、局部通风机、机车、放炮等都能产生很大的噪声;有时噪声与振动同时存在危害更大、噪声可引起噪声聋,入井下工人常见的耳杂“发育”——即听力显著减强,振动科引起局部振动疾病。

    (6)放射性物质 煤矿井下放射性物质(如氡)及其子体往往比地面高,对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又一代影响。有的单位(洗选煤厂等)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某些放射性物质,若管理不妥,将对人体产生很大危害。

    .职业危害的前期预防

    (1)煤矿企业应当为从业人员创造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2)煤矿企业对职业危害项目,应当及时、如实地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接受监督。

    (3)新建、改扩建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煤矿企业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

    (4)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劳动过程中职业危害的防范

    (1)煤矿企业应当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煤矿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对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做出评价。

    (3)煤企业应当向从业人员告知职业危害因素及应急处理方案。

    (4)煤矿企业应当采取减少和消除职业危害因素的措施,并教育、督促从业人员在劳动中贯彻执行。

    (5)煤矿企业应当制定职业危害事故救援预案,一旦发生事故,对受到职业危害的人员组织现场抢救,控制职业危害事故的蔓延和扩大。

    二、职业健康的检查方法

    (1)煤矿企业对新入矿工人必须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

    (2)煤矿企业对接尘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必须拍照胸大片。

    (3)煤矿企业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定期对接触粉尘、毒物及有害物理因素等的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4)煤矿企业职业健康检查的查体时间间隙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①对在岗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岩石掘进工种每2—3年拍片检查1次;混合工种每3—4年拍片检查一次;纯采煤工种每4—5年拍片检查1次。

    ②对离岗工人必须进行离岗的职业性健康检查。

    ③对接触毒物、放射线的人员每年检查1次。

    (5)职业性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挚而有别治疗应由取得相应资格的职业卫生机构承担。

    (6)Ⅰ期尘肺患者每年复查1次。对疑似尘肺患者(0+),岩石掘进工种每年拍片复查1次、混合工种每2年拍片复查1次、纯采煤工种每3年拍片复查1次。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