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重要性

三百字左右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者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企业管理者的思想往往就是企业的发展方向,在一个强调以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中,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往往就是一个企业的文化,在这样的企业中,与其说企业的员工是在执行企业的文化,倒不如说是在贯彻企业管理者的思想,这样的情况在民营企业中更为多见。在国有企业中,管理者在决定企业发展方向时,虽然要受到更多的约束与限制,但在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行规等的框架内,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仍然离不开企业管理者的战略思考,当以企业文化建设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一种趋势时,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同样也与管理者的思想息息相关。

在2006年烟草行业的企业文化大会上,国家局提出了行业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1213”目标,其中的第一个“1”是指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要从试点引导向全面推进转变,要以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当行业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一种有效途径时,行业内的每一个企业管理者也就必然地要思考如何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实现自己的经营思想?更深远的思考是管理者如何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让企业文化建设成为实现管理者所追求的企业发展战略的一种管理方式?笔者认为,具体而言,管理者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以下六种积极的作用。

一是方向作用。企业文化之所以能积极地提升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对企业日常的运行起到指引作用。企业文化是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紧密相连的,强调以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要求企业文化要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正是在企业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提炼出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文化,并将这样的文化内化于员工之心,积极主动饯行于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从而在一方面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而企业的管理者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者,管理者对企业战略的决策作用体现出了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发展方向的决定作用,这种作用在以企业文化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思维下,意味着企业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方向作用,即管理者的思维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所要达到的高度与深度,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将要引导企业走向何方,这就是管理者之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作用。

二是定位作用。每一粒种子都需要适合自己的土壤。企业文化的选择也是同样的道理,任何一个企业必须要为自己的企业选择正确的企业文化。选择正确的企业文化离不开企业的管理层对自己的企业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这包括了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对自己企业在所在行业的定位;二是对自己企业在某一个地域内的定位;三是对自己企业内部现有的竞争力的定位。第一层次,主要是对企业所在行业的属性与性质的认识,即企业日常的经营内容以及企业所面对的客户群体的特征,对于烟草行业而言,烟草专卖决定了烟草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不仅要为国家经济建设积累财富,更要承担比之一般企业更多的社会责任。企业文化必须体现地域性,这是第二层次包含的主要内容,企业文化要因地制宜,要与当地的人文、社会等文化相适应,在取消县级公司法人资格,实行三级法人治理结构,省级公司退出经营舞台,突出地级市公司的经营主体地位的行业改革背景下,各地级市公司都需要在行业共同价值观的指导下,结合所在地域的社会人文等因素,对企业进行准确的定位,选择与企业所在地域相适应的文化。内因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企业需要能在企业内部落地生根的文化,企业文化也需要在对企业现有的优秀文化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对企业自身现有的竞争力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包括了企业人力等资源的现状以及自己的企业具备的优秀文化。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了解企业具备的优秀文化以及企业需要继承、创新怎样的文化去发挥现有企业资源的潜能,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总结作用。企业文化建设是一种继往开来的运动。辨证地看待任何一个企业现有的文化,都有值得企业去继承的优秀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妥善处理好“外来”与“本土”两者的关系,其中“本土”化的文化是对企业历史或者现有的优秀文化的承认与认可,“本土”的企业文化更容易得到员工的认可,从而让员工更为积极主动地在自身岗位上执行企业文化。事实上,任何一家企业的广大的员工都会在经历时间的累积后,在日常的工作中形成良好的习惯,这种良好的习惯就是企业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企业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就要有继往开来的思维,要善于把员工的良好习惯上升为企业的优秀文化。这需要企业的管理者要善于发现、总结。作为企业的决策者,从权力的分配上,企业管理者也具备了把员工良好的习惯提升为企业人人遵守的企业文化的可能,需要的是企业的管理者要具备从员工行为习惯中发现企业优秀文化的思维,并有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员工的行为习惯进行评价,一方面能及时地纠正员工不科学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引导员工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在科学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之上,要辅之于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来对员工的行为习惯进行提炼、归纳、概括、总结,从而上升为企业的优秀文化,这都离不开企业管理者的总结作用。

四是推动作用。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一项长期的文化运动。企业文化建设之所以能大大地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在于通过长期的企业文化建设,确保企业文化内化于广大员工之心,饯行于员工积极主动的行为,乃至形成广大员工的一种行为习惯。这需要一个长期的宣传发动、深化学习教育、结合岗位职责与宣传发动效果完善提升的过程。在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员工由于对“外来”文化的不熟悉甚至于不理解,难免会对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产生偏差乃至误解,或者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由于对新鲜事物的不熟悉产生了对企业文化的消极甚至是抵触心理,如果企业的管理者不善于及时发现这样的苗头,并及时地处理好这种不良的苗头,企业文化建设就会陷于停滞乃至倒退。要推动企业文化向前发展就需要企业管理者要充当企业文化建设助推器的角色,要建立起一套人性化的企业文化建设激励机制,让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得到“好处”,要让员工能从企业文化建设中获益。在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产生偏差、误解时,企业管理者要在激励机制的基础上,做好协调沟通,确实有效地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避免企业文化建设的停滞乃至倒退,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向前发展。

五是释惑作用。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的布道者。企业文化建设强调对企业进行“文治”,即让员工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形成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价值判断,从而正确地理解自身岗位的职责要求,积极主动地履行自身岗位职责,确实有效地执行企业文化,进而实现企业发展战略。要想让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不仅需要时间积累,也需要及时有效地矫正员工对企业文化产生的误解、偏差。企业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充当着布道者的角色,要让管理者的“道”能深入员工之心,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就需要管理者能对自己所倡导的“道”有一个深入浅出的解读,要通过自己的传道释惑,帮助员工树立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特别是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当员工对企业文化不甚了解的时候,企业管理者要确实发挥释惑的作用。这需要企业管理者建立起一套科学、公平、公正的企业文化评价体系,把自身所倡导的企业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评价体系中,通过细分与量化企业文化,评价员工行为对与否,让员工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时,有一套清晰的体系来正确地指导员工,起到释惑的作用;同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管理者要深入员工内部、到一线基层岗位上去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及时地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在沟通协调中,真正起到传道释惑的作用。

六是楷模作用。企业文化重在执行。当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时髦词时,企业管理者在提出企业文化建设时,就要避免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一个口号,一种形式,要避免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只是一种赶时髦的活动,而事实上对企业却是毫无益处,这样的企业文化建设表面上看去风光无限,可实际效果确是微乎其微。企业必须注重实效,必须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实现企业追求的经济利益或者是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对于烟草行业而言,“两个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意味着行业的企业必须承担起较之一般企业更多的社会责任,必须以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至上,这一方面是国家、社会、法律赋予的行业价值追求;另一方面也是行业为自身的改革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外部环境,进而实现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本质要求。因此,可以说行业在“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的原则下进行的企业文化建设事关行业、企业的生存发展。当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从试点引导向全面推进转变时,管理者必须站在行业、企业生存发展的高度来看待企业文化建设,要确实地让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获得好处,确实起到提升行业、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对此,就需要行业的全体员工要高度重视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确实把“两个至上”指导下的企业文化落实到自身的岗位上,践行于日常的工作行为习惯中。要实现这样的效果,企业的管理者不仅要在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把企业文化建设制度化、法制化,更要在行动上以身作则,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到楷模作用,做一个企业文化的积极实践者。这一方面是企业管理者作为企业一份子,更好地在决策中执行好在“两个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文化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让企业管理者以自身的行动,指导、督促企业的广大员工在岗位上自觉饯行企业文化,避免了企业文化成为一种口号,一次时髦活动。总而言之,管理者的楷模作用是通过管理者自身的身体力行,带动广大员工执行好企业文化,以实现企业文化建设成效。
企业的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勿庸置疑的。要想让企业文化建设转变为企业竞争力和生产力的提升,企业的管理者就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作用,在行动上确实起到上述的六种作用,让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利益,确保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31
管理者的重要性在于:一个组织的生存发展、兴衰存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决策,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战略决策,取决于高层管理者能否审时度势,把握环境的变化,抓住机遇,有胆略地进行风险决策;一个组织的良好效益,必须要有严格的管理,而严格的管理要依靠管理者设计、拟订和实施一整套符合组织所处环境的管理制度。我国大中型企业中效益较好的企业,大多具有一套适合于企业的严格的管理制度,而企业高层管理者又能身体力行,率先严格遵守各项管理制度。合格的管理本身往往又是创新者和改革者。当今的组织始终处于动荡多变的环境中。墨守成规,不改革,不创新,一个组织将无法适应变化着的形势。一个组织的业绩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组织中各部门间的协调和配合。在分工精细的现代组织中,进行协调是件复杂细致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会遇到不少困难。这里需要有权威又有经验的管理者来组织协调。否则一个组织变得四分五裂,各自为政,不能把一个组织中各方面力量集中到实现统一的目标上来,一个组织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即使勉强实现,也不能有好的效益。一个组织的目标能否实现和其效益的好坏,都要依靠组织中广大员工的工作热忱和奉献精神。要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管理者能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地位,不是空洞地说教式地作工作,而把思想工作贴近群众的生活实际、生产实际和工作实际,哪里就有群众的火热的干劲。德鲁克写道:“管理者是事业的最基本的、最稀有的、最昂贵,而且是最易消逝的资源……”;“管理比所有权更重要,更为优先,所有权必须存于适当的管理体制之中……”可以这样认为:没有良好的管理者队伍,就不可能有组织的兴盛和优良业绩 </p>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31
1、产品质量是否能持续符合行业或本组织自身的标准。“持续”两字是加黑的。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好运动员发挥稳定,成绩稳定,所以是明星,而一般运动员往往起伏较大,永远成不了明星;同样,出色的管理者擅长持续生产质量稳定的产品,而一般管理者却做不到。产品质量是组织的生命,一般管理者会自毁生命。2、产品是否是完美的出色的管理者,不会仅满足于产品的质量,他更要追求产品的完美,这并不只是体现在工作中。事实上,一个出色的管理者,日常生活中也是一个追求尽善尽美的人,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他会要求组织的产品从外到内精工细作,处处都给顾客带来愉悦的感受,这并不是谁让他这么做的,而是他自身强烈的追求完美的意识使然。打个比方,比如,同价位的两款车,质量也都过硬,但是,一台车关车门的声音很厚重,另一台不怎么厚重,那带给顾客的感受就是完全不同的,他会觉得关门声厚重的这台车给人的档次感跟高些。一个很小的差异,产生的结果相差巨大:一个组织赚到了钱,另一个没赚到。现在同行业不同组织之间到底在比什么?大的质量方面就不用说了,更多的是细节。对于出色的管理者而言,产品细节做得好并非是他刻意去做好产品细节,而是他“生产出尽善尽美的产品”理念水到渠成的结果。只有具备这样的理念,才能让产品更精致、更能让顾客怦然心动,“细节决定成败”,确实如此。3、产品的创意是否能给多数顾客带来积极的感受这和“产品完美”是不同的概念,还是以车打比方,同价位,同质量,并且做工都非常精细的两款车,比什么?答案:比外观,比颜色,比某些设计和功能是否更具人性化,比广告创意,比销售渠道,比售后服......,比这些创意是否能带给顾客群中占多数比例顾客积极的感受。实际上,这已经不单单是产品本身的比较了,而是两个组织各种实力全方位的比拼,一般的管理者是绝对无法胜任的,这一点无须解释。 因此,作为企业的所有者,任用出色的管理者,不断提高一般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质,及时更换不合格的管理者,就能使企业永保活力和创造力,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3个回答  2018-07-05

 管理的意义:

1、增强团队的运作效率;

2、让团队有明确的发展方向;

3、使每个团员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4、使团队财务清晰,资本结构合理,投融资恰当;

5、向顾客提供满足的产品和服务;

6,更好的树立团队形象,为社会多做实际贡献。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8-31
考试时候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