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研究生入学考试如下: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通信工程相对简单
在过去的两年里,西安科技大学信息容忍、信息与传播专业的录取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约为1:2,竞争并不十分激烈。学校的理论研究氛围非常浓厚,对于对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感兴趣的考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报考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和光电子工程学院都开设了信息与通信工程相关专业,主要从事信号处理与通信工程。它有相当大的力量。
报名指南:因为南优的综合排名不是很高,所以很容易被考生忽略。最近两年,这个方向的招生比例和招生比例都在1:5.5左右,所以竞争不是很激烈。
3、重庆邮电大学I专业考试相对较好
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是重庆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两个二级学科,是信息产业部和重庆市重点学科。
注册指南:近年来,重岗会接受一些北岗、南岗的调整。如果你想尽量降低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风险,又想去一个信息与通信专业实力较强的好学校,重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扩展资料:
通信工程专业考研方向:
通信工程专业考研方向共有4个,分别为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方向、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方向。
1、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介绍:
此专业为专业硕士(学科代码:085208)。专业硕士和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方向各有侧重。专业硕士主要面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专业需求,培养各行各业特定职业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
2、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代码:081001)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支柱,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国民经济的神经系统和命脉。主要对象是以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与交换、信息网络、信息处理及信息控制等为主体的各类通信与信息系统。
3、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介绍: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代码:081104)是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下的二级学科。本专业是以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技术为核心,以数学方法与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研究对各种媒体信息进行处理、分类和理解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具有某些智能特性的系统。
4、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介绍: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代码:081002)是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下设的二级学科。本学科是以研究信号与信息的处理为主体,包含信息获取、变换、存储、传输、交换、应用等环节中的信号与信息的处理,是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理论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信息科学的各个领域。
本学科与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一级学科,特别是“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的研究领域有交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清华大学
一、学校简介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松联盟。
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基地,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学校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华”源于校址“清华园”地名,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
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迁回清华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清华大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1978年以来逐步恢复和发展为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
截至2020年12月,清华大学校园面积442.12公顷,建筑面积287.64万平方米;设有21个学院、59教学系,开设有82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0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2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60个;有教职工15772人,在校生53302人。
二、科学研究
根据《清华大学科研机构管理规定》,清华大学科研机构根据其批准设立的主体不同,分为三类,包括政府批准机构、学校自主批建机构和学校与校外独立法人单位联合共建机构。
截至2019年3月,在运行的校级科研机构共421个,其中政府部门批准建立的科研机构共160个,学校自主批准建立的科研机构共131个,学校以协议形式与校外独立法人单位联合建立的科研机构共130个。下面列举具有代表性质的科研机构:
国家研究中心·1个: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3个:国家蛋白质科学基础设施(北京基地)、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装置。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2个:北京电子显微镜中心、北京电子能谱中心。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