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和借物喻人有区别吗?

托物言志和借物喻人一样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下面这两首诗分别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薛宝钗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①,自携手瓮灌苔盆②。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③。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④。
欲偿白帝凭清洁⑤,不语婷婷日又昏⑥。

林黛玉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⑦。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⑧。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⑨。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有,区别如下:

一、表示内容不同

1、托物言志: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2、借物喻人: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

二、文章特点不同

1、托物言志: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 “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

2、借物喻人:通常在作文中出现,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扩展资料:

常见的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常见的文章体裁:

一般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说明文五大类;按表达方式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常见的表现手法:

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寓理于事、运用典故、先扬后抑、寄情于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托物言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借物喻人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5
借助于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或说明事理,这叫托物言志。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这也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如《落花生》,全文讲述“我们”全家欢度收获节,边品尝新花生,边谈论花生的好处;告诉人们,做人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文章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有这样几段话: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这几段话就运用了借物喻人(借用花生的特点来比喻怎样做人)的方法: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我”从父亲的话中体会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认识得到了父亲的肯定。这就像画龙点晴一样,很自然地表达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由此可见,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第2个回答  2012-03-07
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借物喻人”中的物与人有相似点,写物的目的是为了表现人的某一性格特征。如杨朔的《荔枝蜜》中蜜蜂的品质和劳动人民的品质就有相似之处,“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这和在田里插秧的劳动人民的品质是极像似的。

“托物言志”的直观对象是“物”;“托物言志”一般抓一个重点领起全篇,如“海燕”、“落花生”“焟烛”;“托物言志”中的事物,人格化明显,主要表现作者的感情与哲理。托物言志第一要着就是要努力描绘出事物所具有的外部特征,为展开联想做准备。当然,“物”的外部特征可能很多,在描绘它们时,只能选择那些对言志有用的特征,绝不能不分主次。同时,在自然界,“景”或“物”的自身并不带有感情色彩;景物被写入了作品,就会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而获得了生命,并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要揭示“物”、“志”的相通点,就要选好“形”与“神”的“结合点”。《白杨礼赞》,“物”——白杨具有坚强、挺拔的特点,“志”是抗日军民坚强、朴质,不屈不挠的精神。托物言志,用笔大多在“物”,描绘外部特点不难,关键是要由此写出内部特征,只有写出物的内部特征,才能突显出“志”。
第3个回答  2007-01-14
托物言志重在抒发作者的志向和理想。
借物喻人重在表现人的气节、节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7-01-19
bu 一样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