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语文教案有没有什么软件

如题所述

【摘要】: 本文认为语文新课程教学,在强调人文性的同时,不可忽视语文的工具性. 新课程教学第一任务应该是借助新课程平台,培养学生理解汉语、运用汉语能力,让学生会听会读、会说会写.优化这个过程,也可以达成人文熏陶的目的.
【关键词】: 新课程教学 语文 工具性
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语文工具性的边缘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尽管有人不肯相信,也不愿看到.但只要深入一线,走进课堂,感受就会真真切切、明明白白.
一、语文工具性的边缘化
可以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理论层面:工具性被简化.
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在“培养目标”中指出:普通高中教育应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并特别强调使学生: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发意识------
这些都是课程教学的人文性要求.也似乎涉及到了语文工具性教学要求,但语焉不详,如“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至于这些“内容”有哪些 ,随你去想.
2、《考试大纲》在划定考试范围时,对现代汉语词汇、语法、修辞和特殊的文言现象的考查含糊其辞,漏洞百出:语言基础知识时考时不考;考文言翻译,但又要求说不涉及词类活用、句式特点等名词;如此等等,说不清时就一语带过,所谓“侧重于运用”.
这两个富有指导性和权威性的文件,尽管都提到“基础教育”语言的基础性,但相对于思想性、人文性的“特别强调”来说,前者显然简于后者.尤其是考纲这根刚性棒子,对直接体现语文工具性的基础知识的教与学、考与评的指挥,更是简单得无以复加.一句话,类似的文件(如各省的种种补充说明)给人们的感觉是:语文基础知识的教与学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二)实践层面:工具性被虚化.
一线的教师都知道,教考分离在目下是不可想象的.从教师的角度看,怎么评就怎么教怎么考就怎么教是因时而动.其认知基础是教学评价.
⑴定性评价的影响.主要指下行性的课堂评价的作用.在老师们看来,怎么评就怎么教,理所当然,无可厚非.反之,实在不可思议.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评价,有这样一些成文不成文的规定:是否体现了人文教育的理念;是否有富有激情的多边活动;老师讲课的时间是否超过了15分钟;课堂容量大不大;有没有创新;是否使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只好变着法儿追求感官上的活跃生动,绞尽脑汁的在浅层次上操演动作,搞些哗众取宠的表演化设计.一时人文时尚起,创新一大堆,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脚踏实地研究教材内容,研究课堂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语文课堂是比以前更热闹了,语文课也成了思想方法课、生活常识课、自然科学课,情趣审美课或者什么别的课.我们开始通过新课程平台,引导学生研究政治、历史,研究物理、生物,研究环保、人生,欣赏音乐、美术……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新课程的新教法”,“体现了新理念”.这样的课,听时感到新鲜,听后一想不对:字词句难点都没理解清楚,文本也没解读,内容匆匆带过,就跨过文本做许多引申和发挥,这样的超越文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如何生成的?怎么可能生成?老师们应该心知肚明,但风气如此,无可奈何,只得务虚!至于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达没达成,反正不是本堂课的评价点,放下也罢.
⑵定量评价的影响.指的是各级别的考试尤其是高考的影响.你讲是观念落后也罢,你讲是应试教育也好,不可否认的是,社会认准的硬道理是考上重本,老师认准的硬道理是考什么教什么.不是减轻学生负担吗?既然已经实施新高考的省市,基础知识分值很少,那有什么理由让学生陪自己做费力不讨好的事呢?又想,初中小学老师讲过了吧?再讲是不是重复教育?还有,不要以为学生不知道,当今获得信息的渠道多得很.总之,基础的知识不必、不应也不能讲.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21
【摘要】: 本文认为语文新课程教学,在强调人文性的同时,不可忽视语文的工具性. 新课程教学第一任务应该是借助新课程平台,培养学生理解汉语、运用汉语能力,让学生会听会读、会说会写.优化这个过程,也可以达成人文熏陶的目的.
【关键词】: 新课程教学 语文 工具性
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语文工具性的边缘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尽管有人不肯相信,也不愿看到.但只要深入一线,走进课堂,感受就会真真切切、明明白白.
一、语文工具性的边缘化
可以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理论层面:工具性被简化.
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在“培养目标”中指出:普通高中教育应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并特别强调使学生: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发意识------
这些都是课程教学的人文性要求.也似乎涉及到了语文工具性教学要求,但语焉不详,如“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至于这些“内容”有哪些 ,随你去想.
2、《考试大纲》在划定考试范围时,对现代汉语词汇、语法、修辞和特殊的文言现象的考查含糊其辞,漏洞百出:语言基础知识时考时不考;考文言翻译,但又要求说不涉及词类活用、句式特点等名词;如此等等,说不清时就一语带过,所谓“侧重于运用”.
这两个富有指导性和权威性的文件,尽管都提到“基础教育”语言的基础性,但相对于思想性、人文性的“特别强调”来说,前者显然简于后者.尤其是考纲这根刚性棒子,对直接体现语文工具性的基础知识的教与学、考与评的指挥,更是简单得无以复加.一句话,类似的文件(如各省的种种补充说明)给人们的感觉是:语文基础知识的教与学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二)实践层面:工具性被虚化.
一线的教师都知道,教考分离在目下是不可想象的.从教师的角度看,怎么评就怎么教怎么考就怎么教是因时而动.其认知基础是教学评价.
⑴定性评价的影响.主要指下行性的课堂评价的作用.在老师们看来,怎么评就怎么教,理所当然,无可厚非.反之,实在不可思议.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评价,有这样一些成文不成文的规定:是否体现了人文教育的理念;是否有富有激情的多边活动;老师讲课的时间是否超过了15分钟;课堂容量大不大;有没有创新;是否使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只好变着法儿追求感官上的活跃生动,绞尽脑汁的在浅层次上操演动作,搞些哗众取宠的表演化设计.一时人文时尚起,创新一大堆,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脚踏实地研究教材内容,研究课堂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语文课堂是比以前更热闹了,语文课也成了思想方法课、生活常识课、自然科学课,情趣审美课或者什么别的课.我们开始通过新课程平台,引导学生研究政治、历史,研究物理、生物,研究环保、人生,欣赏音乐、美术……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新课程的新教法”,“体现了新理念”.这样的课,听时感到新鲜,听后一想不对:字词句难点都没理解清楚,文本也没解读,内容匆匆带过,就跨过文本做许多引申和发挥,这样的超越文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如何生成的?怎么可能生成?老师们应该心知肚明,但风气如此,无可奈何,只得务虚!至于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达没达成,反正不是本堂课的评价点,放下也罢.
⑵定量评价的影响.指的是各级别的考试尤其是高考的影响.你讲是观念落后也罢,你讲是应试教育也好,不可否认的是,社会认准的硬道理是考上重本,老师认准的硬道理是考什么教什么.不是减轻学生负担吗?既然已经实施新高考的省市,基础知识分值很少,那有什么理由让学生陪自己做费力不讨好的事呢?又想,初中小学老师讲过了吧?再讲是不是重复教育?还有,不要以为学生不知道,当今获得信息的渠道多得很.总之,基础的知识不必、不应也不能讲.
相似回答